在手机上下单一份“外卖”,送来的不是热腾腾的饭菜,而是一堂上门体育课。近段时间,“体育外卖”的培训服务在阜城悄然兴起,顾客预约后,教练携带器材上门授课线上炒股配资,按顾客需求定制课程,时间灵活、送课到家,成为众多家长的新选择。
8月4日18点10分,在阜城祥源文旅城小区东边的小公园里,星动力上门体育教练邵义杰已经开始忙碌。简单热身后,他取出自带的运动器材,找一片空地摆放好锥筒、绳梯、栏架等教具。不久,小区居民刘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到场。经过简单的准备后,孩子们跟随邵义杰开始了一个半小时的体适能训练,包括单脚跳、开合跳、折返跑等项目。刘女士是在刷短视频时偶然了解到这种“体育外卖”服务,体验后孩子们很喜欢,她购买了24节体适能课,每周训练两次,教练上门教学,解决了接送孩子的难题。“这种‘下楼就上课’的模式太省心了,锻炼和接送问题都解决了。”刘女士说。
除了方便,精准的需求匹配也是家长们选择的重要原因。同一时间,在紫金城小区,初中生小墨正在教练指导下专心练习立定跳远、跳绳和引体向上。这些都是中考体育项目,小墨的母亲希望他能在暑假期间提升体能、学习技巧,为中考做准备。
关于收费,“体育外卖”一对一私教课每节价格在150至200元之间,“三人小班课”人均低至100元左右。具备何种资质的教练才能从事这一行业?调查显示,从业者大多有体育教育背景,目前以兼职为主,灵活性较高,也有一些机构进行轻资产创业。教练武克克从大三开始接触“体育外卖”,已坚持四年兼职。每天接两三单,每节课收入可观。他认为上门授课只需要带上简单器材,客户楼下空地就能训练,几乎零成本运营。
团队化机构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。阜阳星动力教练邵义杰发现“体育外卖”的市场潜力后,去外地考察学习,自学了教育、心理学知识,并于今年3月正式组建团队开展此项业务。目前团队有4人,1人负责线上运营,其他3人专注上门教学,每人分别服务十多个学员。
然而,市场扩张也带来了新问题。不少家长反映该行业门槛低,教练水平参差不齐,存在“收费高但培训效果不好”的情况。还有家长提到设备不全、安全防护不到位、场地有隐患等问题,导致青少年运动受伤时有发生。
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刘迪阳提醒,家长选择“体育外卖”服务时要注意两点:一是仔细核查教练资质,重点看教练员是否有专业证,如社会体育指导员证、专项教练资格证、体育教育相关学历证明等;二是明确双方权责,要签订规范的协议或合同,把课程内容、费用标准、退费政策以及安全事故责任划分等重要条款写清楚线上炒股配资,避免以后产生纠纷。刘迪阳还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完善监管机制,参考健身行业的管理办法,明确从业者的资质要求、场地安全标准、教学行为规范和纠纷处理流程。短视频平台也要建立教练审核和评价体系,从源头保证服务质量,让“下楼就能练”的运动便利真正惠及更多家庭。
金元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